X
独阅读首页 > 天国不求生 > 第一卷 天京悲歌 > 第十二章 傅善祥
第十二章 傅善祥
作者:宇文 数字:2714 吐槽:10 更新日期:2023-07-29 19:32:52

  昨晚一夜激战,不管是韦昌辉、秦日纲,还是白天以后回过神来的傅学贤、吉成子,各方势力暂时都还没有余力顾及圣库。

  毕竟生死存亡的时刻,只有北殿先彻底打败东殿,或是东殿先彻底打败北殿以后,才能去考虑圣库里的存银。

  否则库银再多,于血淋淋的惨烈厮杀上,也毫无裨益。

  洪熙元和黄文金、周胜富几人对视一眼,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打定主意冲出天京,那肯定是能带走多少库银就带走多少库银。

  未来的事情将如何发展,谁也不清楚,可是手里只要有钱有粮,将来前途总归要比无银可使要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亏有姑丈在,当今非常时刻,我们开圣库取一批钱粮器械应急,又有何妨!”

  洪熙元马上做出安排,黄文金和谭绍光都留在虎贲仓,跟周胜富一起收拾人马,准备即刻出城,因为东门一带都被北逆叛军占领,洪熙元是计划从天京南面的聚宝门出城,经由雨花台方向再迂回赶赴钟山大营。

  雨花台大营营盘较小,孤悬于外,万一韦昌辉在天京城中取胜,到时候东殿残部困在雨花台,就是想跑都难。

  钟山大营则依附紫金山,崇山峻岭东西绵亘数十里,不管是营盘大小、驻军多少还是地势险要,都远胜雨花台。

  并且此前清军在孝陵卫修建的江南大营,距离钟山甚近,也可以一起利用起来。

  统领圣库防卫的人是东殿检点陈桂堂,等到洪熙元、黄维江赶到灯笼巷的总圣库时,才知道陈桂堂正准备自杀,他已经带领侍卫在圣库中堆起了大量火药和薪柴,就等着一把火跟整个圣库一起自爆,以殉东王。

  还有黄维江提到的傅簿书,正是东殿大名鼎鼎的“女状元”傅善祥。1

  傅善祥只不过二十余岁,纤妙娉婷,年轻貌美,她是江宁真正书香门第的世族小姐出身,养尊处优,自幼可谓生活优渥到了极点,所以才能郑重其事开了蒙,不光能够读书识字,而且还能像男子一样学习经史子集。

  太平天国没有太监内宦之制,清朝文人误传是洪秀全没掌握阉割的技术,其实历朝历代自己阉割以图进宫谋生的老百姓不计其数,太平军怎么可能会因为不会阉割所以就未设太监,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上帝教的教义不允许自残,所以太平军才用女官取代了太监。5

  傅善祥就是东殿女官之首,她的文采斐然,冲龄就能识文断字并且笔耕不辍,就是清朝的一般士大夫也不能及,此前天王一意禁绝焚毁除了新约、旧约圣经以外的一切古书,就是傅善祥从圣经里寻文摘句,说服天王、东王,解了天京书禁。2

  傅善祥穿着一件红缎袄裙,身段瘦弱,她跟陈桂堂一起躲进圣库,当洪熙元赶到的时候,傅善祥已经在总圣库的画梁上系紧了一条长长的白绢,看来也是随时准备上吊自尽。

  黄维江急道:“陈检点,傅簿书,上帝不许自杀,你们怎能自寻短见。”

  傅善祥见到东殿的贵爵婿洪熙元和东王姐夫黄维江都还活着,原本一张苍白如雪的脸庞上,才微微浮现一丝血色。

  她稍稍松了一口气,但是声音里依然带着一股令人感到绝望的颤意:“东王……殿下还在吗?”

  洪熙元遗憾地摇摇头,一见如此,旁边的检点陈桂堂又大呼小叫要自焚自尽,黄维江费劲千辛万苦的功夫才拉住了陈桂堂。

  傅善祥则拿起桌上她早已准备好的圣库编册,交给洪熙元说:“如果东王已升天……国宗却能来此,看来贼兵还没能把东殿余部全部消灭。国宗,你们麾下尚有几支军?这是东王要我整理的总圣库编册,天朝钱粮大半在此,只要有一支军在,用此钱粮,多少可以为你们帮些事。”

  傅善祥坐了下来,她的妙丽端庄引人注目,可是失去东殿的庇护,傅善祥也能想见她如果不自杀,下场将会多么可怕。1

  “小妹为东府理事,多得罪于广西老上帝会众,东王去矣,我是很难善终的。”

  洪熙元上前,先跟着黄维江控制住那位胡闹着要自杀的东殿检点陈桂堂,再说道:“我和姑丈已经集结了千数有余兵马,不敢说能反击北逆、为东王复仇,但保住诸位杀出天京城去,当无问题。”

  傅善祥这位女状元,就算在后世名声也很大,洪熙元当然也听说过。

  实际上傅善祥并未做过太平天国科举应试的状元魁首,只是天国曾为给各王府选拔女官,在天京城较小的范围内做过一次比较简单的书吏选拔,傅善祥约莫此时被选入东殿为书吏而已。

  不过傅善祥确实帮杨秀清做了不少事情,甚至参与到东殿的核心决策圈中,譬如反对洪秀全焚毁古书一事,傅善祥出力甚多,当为不虚。

  洪熙元说:“钟山大营虎踞龙盘,我准备和姑丈领兵出城去紫金山,傅簿书,若你们不想死,就还是跟我一起走吧,圣库钱粮我们旦夕之间搬不走多少,暂且是能运多少便运多少,余下部分倒也不必烧毁,否则事变平息以后,又如何供应前线抵御清妖的大军。”

  傅善祥明白洪熙元的用意,但她还是一脸愁容,看来是对洪熙元一行人的前途并不感到乐观,似乎在傅善祥看来,即便一时能够逃出天京,可作为东殿亲信,叛军肯定会对众人赶尽杀绝。

  洪熙元耸耸肩道:“傅簿书,即便早死晚死都是死,那先突围离开天京,我们至少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远比在圣库自杀强得多。”

  洪熙元知道如何打动傅善祥,他又低声说道:“东王合家死绝,唯独长东金还活着……我们总要护住长东金周全。”

  这边傅善祥犹豫着,那边黄维江根本拉不住负责侍卫工作的陈桂堂,陈桂堂是哭天喊地:“东王死了,我也不活了,没有东王,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没有东王,我早该死了——”

  傅善祥见状,又看了看洪熙元一脸自信的神情,轻咬玉唇,眼里终于变得坚毅起来。

  傅善祥喊住陈桂堂,道:“陈检点,癸好三年江宁廪生张继庚串通你的军帅张沛泽、书手萧保安,阴谋献朝阳门给清妖,你知情不报,结果张继庚被捕,密谋泄露,你被送到主管刑诉的翼王岳丈卫天侯黄玉昆处,最终是谁救了你?”

  陈桂堂闻言,双膝跪在地上,连连以头磕地,直磕到头破血流:“是东王怜我功多赏薄,说我是泱泱不得志,一时气闷才做了错事,东王自言错不在我,而是东王未能及时提拔于我……傅簿书,我真该死,东王怜我性命,我却未能帮上东王一点忙啊!”1

  洪熙元看着陈桂堂流血满面的样子,心里对东王杨秀清的看法又产生了些许改观,东王或许确实是太过于刚愎自用,但东王也确实很会邀买人心,陈桂堂当年勾结清军卧底计划献城,这事就算换洪熙元来处置,十有八九也该处死陈桂堂,结果陈桂堂事发以后居然还能被杨秀清饶过一条性命。

  而且后来陈桂堂还能再承担救援武昌和守卫圣库的重任,看得出来,东王是真惜其才,并非单纯政治作秀,后面又能继续重用陈桂堂,陈桂堂还能尽公职守,这都快有几分春秋战国的胸襟气度了。

  这泼天大的救命之恩,陈桂堂再不以死相报,那就真是畜生不如啊。

  洪熙元再明确表态:“傅簿书,陈检点,二位尽快点齐圣库侍卫,都跟我走吧。我们离开天京,一定还有生机。”

  黄维江看陈桂堂终于安静下来,也赶快说:“圣库钱粮亿万,咱们既然要走,就赶快多运一点出城啊。”

  黄维江虽是太平天国的总典圣粮,但他只是为人老实,东王也向来不让黄维江管理实务,黄维江自己对圣库钱粮其实了解不多,不过有真正处理圣库钱粮实务的傅善祥在这里,就没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