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独阅读首页 > 爆缸 > 第一卷 > 第三章 眼火(三)
第三章 眼火(三)
作者:月色雨露 数字:761 吐槽:0 更新日期:2023-09-08 17:26:18

  1919年法国的工人运动进入了新的高潮。国内到处都发生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游行示威以及和警察的流血冲突,超过100万工人参与了罢工。罢工工人除了提出改善自己生活的一些要求外,还提出了停止武装干涉苏俄和迅速复员军队等的政治要求。

  法国统治阶级在群众革命运动的压力下,于1919年4月通过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企图以此来缓和群众的革命情褚。但是,法国工人阶级并未被这点让步所蒙蔽。1919年“五一”节,在处于戒严状态的巴黎有五十多万人不顾当局的恫吓,参加了检阅自己力量的示威游行。5月8日,巴黎有三十多万人参加了“五一”节被警察杀害的工人洛钠的葬礼。

  在法国国内,工人阶极用罢工斗争来支援苏推埃国家。码头、铁路工人拒绝运供应白卫军和干涉军的武器弹药。“不准干涉苏俄”的口号到处都响彻云霄,数以万支的枪枝、大炮等武器由于工人的拒绝装运,而未能运往前线。

  1919年6月,法国政府不得不把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而革命化了的法国舰队和陆军撤回本国,从而中止了法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当法国国内爆发革命浪潮的时候,英国国内也不平静。

  1919年1月31日,格拉斯哥市数百名抗议者聚集在市中心,抗议低工资和长时间的工作,其中许多人来自城市东端的巨大锻工场和克莱德造船厂。不久抗议者就与警察发生冲突。因为担心会发生布尔什维克式的革命(会议厅前的广场上飘扬着红旗),军队开着坦克平息了骚乱。

  1919年1月,在加莱附近的一个英国军营里,一群士兵在他们的一位同事因发表“煽动性演讲”而入狱后,迅速把他带出监狱,成立了一个苏维埃式的委员会。几天之内,估计有2万人发生了叛乱。但在政府的让步下,月底就结束了这场叛乱。

  因为工人去军队服役和战争带来其他岗位的缘故,英国各地招募了很多来自西印度群岛和中国的劳工,但是随着军队的复员,回家的工人发现自己虽然或者回来了,却失业了。伴随失业的是大规模的种族暴力行为,英国政府立即决定遣返外国劳工,并且立法限制西印度劳工就业。加速复员和军人迅速重返文职工作岗位(往往取代战时担任文职工作的妇女)也给工业和政治领域带来了暂时的平静。

  因为对工作条件、工作时间、晋升和工资的不满,利物浦响应全国警察和监狱管理人员工会的号召,要求对警察工会的认可以及不断恶化的工资和工作条件采取劳工行动。1917年,一位警员的周薪是2英镑8便士,明显少于其他技术工人经过培训后可以期望获得的3英镑10便士。而且,由于大量的警官去了武装部队,他们失去了每周的一个休息日。

  政府威胁那些罢工者将被解雇,这个威胁导致了罢工的全面失败,除了利物浦。警察从城市的大片地区失踪,在一个星期五,也就是银行假日周末开始的时候,发生了大规模的抢劫。抢劫者洗劫了服装店、杂货店、百货公司,甚至乐器店。出售酒精饮料的场所是一个特别的目标。士兵反复使用刺刀、使用装甲车、地方法官宣读《暴动法》……所有这些都未能平息骚乱。事实上,直到周日,在非罢工警察和特种警察用警棍大规模攻击后,抢劫才平息下来,罢工才告一段落。(什么美式0元购呀,不愧是父子)

  面对警察的罢工,英国政府提高了薪水,起薪每周3英镑10便士,有经验的4英镑10便士,但是同时把一大堆参与罢工的警察加入了就业黑名单。

  虽然镇压得力,面对焦头烂额的国内局势,英国也显得进退失据。虽然战争没有发生在英国本土,但是战后工商业的复苏,伴随着恶性通货膨胀。1919的货币流通量是1914的数倍,物价上涨到1914的2倍。谷物播种面积少了90万英亩。出口的工业品也面临着美国货和日本货的竞争。

  1919年8月,英国终于也撤军了,随着英国也放弃了武力干涉苏俄,巴黎和会上几个帝国主义的谋算实际上已经破产。在反对社会主义俄国这一点上,巴黎和会上几个帝国主义国家虽然是一致的,但在反对的方法上却存在不同意见。

  法国福煦元帅提出要组织200万远征军去公开镇压革命,并建议主要由美国提供军队。他说,美军参战较晚,士气极为旺盛。但美国总统威尔逊不同意福煦的建议。他反驳说,如果一定要这样做,最好由法军承担这一任务。因为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一支有经验的军队,而美国军队是没有经验的。争论的结果,最后采纳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意见,即用经济封锁、支持反对派和在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组建“防疫地带”等方法,来抑制俄国革命影响的扩展。

  经济封锁方面,由于经济危机的前兆越来越明显(失业,通货膨胀,人民失去消费能力),没有人能拒绝苏俄的金卢布,大不了换个国家的旗帜。支持的反对派,如果不是干涉军的镇压,早就被当地苏维埃消灭了。波罗的海沿岸,依旧处于红白交错的阶段。

  在干涉军撤走之前,4月,苏俄军队把协约国从敖德萨赶下海。到5月,苏维埃乌克兰已经控制了原沙俄乌克兰全境。在收复顿巴斯地区后,苏俄的燃料危机终于告一段落。伏龙芝作为东方面军南集群司令员,击溃了高尔察克后又转任南方面军司令,收复了北高加索。

  虽然撤走了本国的军队,但是协约国并不甘心直接放弃,他们选择了鼓动波兰。波兰政府在大波兰主义的鼓动下,也顺势入局。此时新兴的波兰人在协约国的武装下,从西部地区调集重兵,”解放加利西亚的波兰人“,对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采取了军事进攻和外交挤压。5月,波兰人突破了西乌克兰加利西亚军队的防线,到1919年8月已经完全控制了加利西亚。

  波兰人的计划是,占领苏维埃乌克兰的河西地区,占领苏维埃白俄罗斯,在这两个地区恢复波兰地主政权,把波兰国界扩大到“由一海到另一海”,即由但泽到敖德萨,并且帮助弗兰格尔击败红军,在苏维埃俄国恢复地主资本家政权,以报答弗兰格尔对他们的帮助。

  阿列克谢的评价是:面对历史上那个疲惫不堪的红军还被一路打到华沙,何况是现在这个兵精粮足的红军。虽然这个位面的红军依旧是500万,但是最基础的3个月新兵训练,大量军官的留用,底层士兵的转化,让红军的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甚至能支持多线作战。虽然代价是苏维的金卢布开头从3变成了2。在金币弹的支持下,红军北上驱逐摩尔曼斯克干涉军,帮助芬兰同志,列宁格勒红军开赴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工人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曾经的匈牙利战俘已经蜕变为无产阶级战士,他们要回国帮助匈牙利苏维埃的战斗。南下的南方面军一路解放曾经被奥斯曼吞并的南高加索地区。

  1917年俄罗斯因为战争而崩溃,奥斯曼帝国趁机打下整个高加索,甚至进军南俄草原。1918年3月,苏俄和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条约关于苏俄和土耳其的问题:把卡尔斯、阿尔打汉、阿尔特温、厄德尔、巴统和纳希切万地区划归土耳其。这些地区原属沙俄。另外苏俄承认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所有南高加索地区独立,这些地区实际被土耳其吞并。

  但是因为加入了同盟国的阵营,战后它遭到了协约国的清算,吞并的领土都又吐了出来。《色佛尔条约》的条约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彻底崩溃。当时,在奥斯曼帝国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新国家达40个之多。

  1919年,正是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和外国侵略者作战的时候。阿列克谢也和列宁讨论过应该怎么应对土耳其。来自未来的阿列克谢,不可避免的对波兰和土耳其都没什么好印象,但是他已经学会了从阶级角度看问题,而不是民族和国家角度。

  但是大波波就算从阶级角度看,那也是资产阶级过来欺负无产阶级了。至于土耳其,貌似支持土耳其民族自决是更好的选择。1895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1909年的阿达纳屠杀,1915年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劳动营,屠杀和驱逐,很难让苏维支持土耳其的独立运动。

  阿列克谢叹了口气:“伊里奇,不说已经发生的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战败后,吐出了南北高加索大片土地。亚美尼亚人建立了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1920年土耳其军队再次进攻东线,攻占了亚美尼亚大片土地,并灭绝这些土地幸存的亚美尼亚人。这样一个国家,实在让我无法支持。”

  列宁问道:“我们是怎么做的。”

  “1920年希土战争期间苏俄给了土耳其大量军火支持。1921年3月,土耳其与苏俄政权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土友好条约》。该条约体现出双方平等互惠的原则。在条约中,苏俄政府完全放弃了以往强加在土耳其身上的所有不平等条款,还免除了所欠沙俄的一切债务。”

  “阿列克谢,你的看法呢,你会觉得是苏俄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忽视无产阶级的利益吗?”

  “从性质来说,土耳其的独立运动是一次反抗帝国主义的运动。它必然削弱帝国主义的势力,成为摧毁殖民地体系的开端。但是他也作为压迫者,侵犯了亚美尼亚无产阶级的利益。除非......”

  阿列克谢组织了一下语言:"支持土耳其的独立运动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要抓紧建立亚美尼亚苏维埃共和国,并且让他能够保护自己,红军中就至少有2个师的亚美尼亚族战士。"

  对于这个答案,列宁也没说满意还是不满意。转而提到了他的学业问题:“阿列克谢,恭喜你从莫斯科大学毕业了,你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