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独阅读首页 > 化外有明 > 第一卷 > 第三十四章 青楼和卖药的(二)
第三十四章 青楼和卖药的(二)
作者:猫爪中 数字:2038 吐槽:0 更新日期:2023-12-20 12:00:01

  江湖骗子的手段从来不在于多么的高明,也不在于蒙骗,而是在于那么一点点微弱的效果。

  好骗子不一定非常会欺骗人,欺骗人最好的方法不是你也能够多好的语言去蒙骗别人,而是让他们自己来蒙骗自己。很多时候骗子只需要给出足够的甜头,让他们自己陷进去之后,这些人就会开始自己骗自己。

  更何况李省躬不算是骗子,至少不全是。

  扶竹城当中是有“娼馆”的,虽然在宣德年间,已经废除了官妓制度,但是挡不住民间的馆子。

  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包括大明朝江南的秦淮地区,京城、南京、广州的城市中心地区,都会有着大量的娼妓场馆,尤其是在秦淮河沿岸,一条娼馆组成的街道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景观。

  而化外州这里同样是如此,大部分过来讨生活的人都是青壮年,不是所有青壮年都能够安稳的成家的,同样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讨到老婆的。只有有着安定工作的人才有稳定的家庭,大部分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都想要在化外州闯荡,很多人甚至不会长期的待在一个城市,所以解决需求的“妓馆”也就比起化内更加的繁茂。

  李省躬还是穿越以来第一次来这种地方,他抬头向上望去,三层的妓馆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的“富丽堂皇”,门口也没有什么夸张的揽客的客人,不过招牌上面的名字和进出的男人确实证明了这里是这个时代的“不干净”的地方。

  李省躬从上到下的再次打量了一眼,又有几个人晃荡了进去。尽管狎妓在这年头算是相当正常的事情,但李省躬可没做好心理准备,作为一个品德优秀,思想先进的青年,李省躬还是相当的的害羞的。

  搓了搓手,又看了看腰边上袋子里面的那些装着小瓶瓶的“春药”,又想了想自己的钱包,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的羞耻心,向里面大踏步的走过去。

  脸?脸算个屁!钱才是最重要的。

  踏入到一楼当中,有着屏风遮挡在外面看不清里面的状况,不过在绕过了遮挡的屏风之后,后面的一切才呈现在李省躬的眼前。

  没有那么的浮夸,也没有那么的简朴,甚至没有什么淫靡的气息,感觉上就像是什么普通的工作场所一般,姑娘们穿着相对清凉的衣服行走着,除了正牌姑娘们柔情似水的接待客人之外,还有少量的商人搂着姑娘们在交谈吃饭。

  一般来说真要“办事儿”的都会上二楼或者三楼,一楼就是观看戏曲、吃饭、交谈和“选角”的地方,里面甚至还有几个姑娘在表演才艺,李省躬听不出来在弹奏什么曲子,不过看起来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

  李省躬进来之后没有什么人上来接待,这让李省躬有些手足无措了起来,在原地呆了大约一分钟之后,才有一个打扮的同样“清凉”的男性弯着腰靠了过来。

  虽然古代的青楼没来过,但是现代的规矩还是懂的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很小一小粒银子放到了过来接待的男人手中,这些银子也就一钱左右,但是对面的男人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

  “这位爷,您里面请......您是第一次来?老主顾我们都是记得的,您需要什么尽管吩咐小的。”

  满脸堆笑的小倌熟练的将李省躬带到了大厅的一个小桌子旁边,这一层除了弥漫着饭菜的香味之外,就是各种乐器的声音。

  在一层弹奏乐器的原因除了服务这些客人,推销自己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要用这些雅乐掩盖住上面的淫靡声音,即使在一层李省躬都能听见一些不太好的喘息,谁说的青楼是那种附庸风雅大家伙一起吟诗作赋的地方?看起来化外州的青楼都比较直接,大家一般喜欢在床第之间吟诗作赋。

  “您瞧瞧看......嘿嘿,爷,我们这儿的姑娘可真不输临周的姑娘们,我们老板都是精挑细选过的,这些姑娘们都是和临周那边的姑娘们一起送来的,都是一等一的,不是那些巷子货能比的,您喜欢什么口味的,直接上荤的还是先让姑娘们上来给您挑都可以。”

  小倌相当的热情,这一钱银子的小费不少了,这里也不是什么京城,没有那种一出手就是几两十几两银子官宦子弟或者富商,大部分来到扶竹的商人都是实打实的实干商人,每文钱赚的都是辛苦钱,也不会玩千金一掷为红颜这种把戏的。

  “不用管我了,你们这里有茶水吗?给我上一壶绿茶,我在这里和其他人随便聊聊。”

  李省躬摆了摆手之后,没有多说什么,而对面接待的小倌只是愣了一下之后就照常应下,这种怪人每个月总会有点,主要是人家确实给了小费了,小倌也懒得管

  “得嘞,爷,那您先做好,茶水立刻就上。”

  李省躬坐在座位上,稍微安心了一些,同时远远的看了一下“价目表”还有赏钱,这些在一层表演的女子有一小部分是纯正的清倌,也就是卖艺不卖身的,倒不是说人家有风骨之类的,只不过是因为卖身不如让她们卖艺赚钱罢了。

  而能坐在一层做着喝会儿茶水,搂着倌人聊天的一般都是稍微有点家姿的,真的没钱的要不就在外面找巷姐儿,要不就火急火燎的直接上去开荤了,现在不着急做那事儿还有心思做着看曲目谈天的都算是“风雅人士”了。

  李省躬努力竖起耳朵,想要从周边坐着的人嘴巴里的消息当中抓取到信息,并且准备在合适的时机插入进去。

  “......这生丝的价格据说在化内涨价涨疯了,好像是今年的天气很差,江南的蚕种冻死了一大批,估摸着再过上几个月入冬之后,棉花价格会大涨,现在正是收棉的好时机,但是张兄你也知道,现在化外州走化内的船几乎都排满了,早一天运回去早一天赚银子,这能不能帮兄弟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