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独阅读首页 > 我肩上的大明 > 潜之卷 > 第9章 天朱地篾
第9章 天朱地篾
作者:幸运的苏丹 数字:3732 吐槽:61 更新日期:2024-02-21 10:00:01

  “老爷有令,把高典吏父子请去州衙大堂暖阁!”高有勋背后传来汤幕宾的声音。

  接着他就被左右的门子拖着,穿过二堂,再来到大堂处。

  可高祖辉在被拖曳时,却没有惊慌喊叫,毕竟是久经风雨的老吏,此刻脑袋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冷静。

  泗州州衙的大堂暖阁地板比外面高了一尺,故而前后门都竖起个高高的门槛,高祖辉父子被连拖带推到中央处时,本在外面天井处三三两两闲站着的衙役赶紧都跑进来,在左右两旁站着应役,领头的差役瞅见跪着的居然是五叔父子时,不由得大惊,就问怎么回事。

  “不知道,有勋,你到时什么都别说,什么都别说。”反正这里全是同高家相熟的,高祖辉毫无忌惮地提醒着有勋。2

  有勋看到对面横着的公案和高背椅,上面悬着“清廉如水”的匾额,公案上盖着桌帷,上面架着两支笔,一支朱笔,一支墨笔,还有两个签筒,一块惊堂木,公案的旁边摆着印箱和诰命,代表着父母官权力的根源,不过其实全是空的,官印是知州夫人掌管着,诰命印在朝廷章程里,这里其实是个空的布帛卷。

  一声磬响,泗州知州汪一右一改平日里的平易近人,满脸严厉地穿着补子从后面转出,汤幕宾紧随其后,在更后面又跟着位同样戴乌纱帽穿补子的官,高有勋不认得,但高祖辉却认得:

  凤阳府管刑名计典的推官盖国士。

  汪知州坐下,眉毛倒竖,狠狠一拍惊堂木,指着高祖辉说:

  “你这个滑吏墨吏,狗给你安的胆子,竟敢串通京师刑部的书吏,窜改将常天坤斩立决的回文,改泗州为贵州的思州卫,戏耍法司,盖推官就在这里,刚接到京师都察院火速递来的文书,就是要严办你。”1

  高有勋当即就觉得炸裂开来,这种事要是上了秤,千斤都打不住,白衣巷高家怕是难免要被破家灭门。2

  他脑袋里在飞速转着,想着如何应对,但急切间哪有什么办法呢,事情都是他这个宝贝爹经手的,自己又能说什么?

  此刻,汪知州二拍公案,指着头顶,呵斥高祖辉和高有勋道,“你看看上面是什么?”

  高祖辉没抬头,高有勋则抬了头,只见大堂上的藻井是朱红色的。

  “你再看看膝盖下跪的是什么?”

  高祖辉没低头,高有勋则低下头,地板上铺着的是篾席。1

  “我们为官为吏的,若是不讲良心,那管叫‘天诛地灭’(天朱地篾)!”汪知州来个三拍。3

  这时高祖辉开了口:“老爷,我冤枉啊,北京城里的刑部书吏写错了字,怎地找寻到我的头上来了?”

  浸润衙门多年,高祖辉早就熟透了汪一右们的办案流程,无外乎七字诀:钩、袭、攻、逼、摄、合、挠。2

  刚才便是“袭”,三拍惊堂木,又是指着“天朱地篾”,就是要惊骇犯人耳目,击溃他们的心理防线。

  但这套对高祖辉根本没用,高祖辉咬死了:“我不知道这事,也没任何证据证明是我串通京师刑部书吏犯案的。”

  汪一右眯起眼,换了语调,又诓高祖辉说:“休要抵赖,那刑部书吏已被拿下,他一五一十交待过了,说接了你书信和银两,所办的就是这件事,说,你又是接了谁的贿赂,是不是常天坤父亲常惠的!”1

  高有勋眼睛闪了两闪,心想那常惠的五十两银子确实被爹锁在中屋的柜子里,外面上着把徽州白铜锁守着。

  对汪知州而言,这便是“钩”,用捏造的一些信息来钩出犯人的实话。

  “高有勋,你说,有没有见到你爹拿过大笔银子进家?”汪一右看出有勋神色有变,觉得能在他身上找出突破口,就喝问到,这便是“攻”。

  高祖辉扭头,汪一右就喊道:“狗吏,休得串供!”

  这便是“摄”,即阻止人犯耍奸使诈。

  知州老爷话音刚落,幕宾和差役们齐声指着高祖辉,呵斥“休得串供”,整个大堂恨不得是电闪雷鸣,这便是“挠”,即众口一词,挠服人犯。

  高祖辉立即把脸扭回来。

  “有拿过银子......”

  高有勋一张口,高祖辉肩膀就抖了几抖,嘴里不由自主“啧”了下,紧闭双眼,心想这次真的要折了。

  “不过是清江浦亲戚高庭柯给的。”下句,高有勋直接来了这么下,“高庭柯是我远房堂兄,给了我家五十两白银,是借来买城西芦场的,这个芦场啊,我都和我爹吵了几次,因为芦场里有野鸡野鸭出没,皇明祖陵里的守备太监经常带着弓箭来打猎,就算花钱买下来,也要经常被骚扰,不是桩好买卖。”2

  “那常惠真的没和你父子俩谈些什么?”旁边凤阳府推官盖国士也是循循善诱。

  “谈了......常惠谈及先前常参议被革职的事,说他家老爷不甘心,准备要集合全泗州的乡绅义民,还是要把高家堰给放决掉,揭帖我们全泗州的百姓哪个没看过呢?大人,莫非抓我们来,也是因为高家堰的事?”1

  “大胆!”汪一右和盖国士都怒不可遏。

  听了儿子的话,高祖辉低着头,没忍住,咧了咧嘴,差点笑出声。

  而此刻高祖辉心里也有了底,晓得内情大概是怎样的。3

  果然汪一右和盖国士开始交头接耳,不住点头,而汤用宾也弯下腰,贴着知州的耳边低声说了两句。

  汪一右又拍了下惊堂木,说高祖辉你个狗吏,还有你儿子,是满嘴荒唐话,就不怕连累你三子被革除掉生员资格吗?

  这个叫做“逼”,就是抓住嫌疑人的软肋,逼迫他们承认。1

  但此刻高祖辉和高有勋父子俩已灵犀相通,只见高祖辉态度反倒强硬起来:“生员虽不比进士、举人,可革还是不革,也不是州县衙门所能决定的,得到臬司(按察使司)衙门那里去定夺,臬司衙门做不了主的话,那就二司三司会审(布政司、按察司和都指挥司),要是还不行,大不了去朝廷三司会审。老爷,我已经说过,什么刑部书吏,什么泗州思州,我是一概不知的,天晓得是哪个血口喷人,老爷您可得替我做主洗冤呀!我高祖辉但凡有半句谎言,那管叫天诛地灭,大人如若还不信,任何书信都是由泗州邮驿发送的,我们这些小吏又是归吏目署管着的,可以让黄驿丞同李吏目合来作证。”1

  好嘛,还没等那汪知州找人来作证也就是“合”,高祖辉就提前替他给说到了。

  这下汪一右有些狼狈,心想这狗吏居然老滑至此。

  说实话,能在堂审上把“七字诀”都用一遍,这汪知州也算是名责任心不错的父母官啦,要是换其他又糊涂又贪酷的,早就直接下板子打了。

  这时汪一右就与盖推官脑袋凑起来,“用刑吧。”

  “只怕这狗吏能顶得住。”

  “先杀杀他的威风也是好的。”

  而汤幕宾则对着汪一右微微摇手,意思是“用刑不妥”。

  汪知州冷哼声,心想如若不用刑,怕是衙门里都不晓得谁才是泗州城里掌大印的。

  当即汪知州就掣出枚签子来,作势要扔。

  “大人怕是忘记,今天是五月初八,每月一、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都禁用刑。”汤幕宾急忙低声阻止。7

  “那我明天还打不得这狗吏了!?那好,今天拘押,明天再打,实心地打,打到五月十四为止。”汪一右咬牙切齿。

  “大人,立春后秋分前,都禁止用刑,凡遇庆贺穿朝服及祭享、斋戒、封印、上元、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每月初一、初二,并穿素服日期,俱不理刑名。四月初八不宰牲,亦不理刑名。要是冒然用刑,怕是传到上头,大人会被查参处治的。”汤幕宾再劝。

  “那怎么办?”汪知州火气越来越大。

  “都记下来,等农闲下来集中来打。”

  “那岂不是要等八月后?”

  “所以还请大人戒急用忍。”2

  怎么办?最后汪一右也只能硬生生地把扔签子的手给缩了回去,说了句将高祖辉父子拘押再审。1

  拘押的地点就在泗州州衙的班房里。1

  班房并不是羁押犯人的正式场所,而是地方私设的非正式监狱。2

  泗州的班房就在吏目署后面,本是个废弃的馆子,被衙役们四面用砖石堵塞,内里又有木栅隔开,里面是黑咕隆咚的,领路的差役提着灯笼,在前面给高祖辉父子引路。

  这差役是熟稔的,姓张,是三班里的壮班里的,这衙门的差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班房服务的“三班”,即壮班、快班和皂班,三班的职责除去快班是专门负责缉拿盗贼外,其余两班不甚明确,不过把守监牢的大致归壮班管,皂班通常是在衙门里服役的,三班通称为“衙役”;另外一类是直接服务于知州知县的,帮忙处理各种杂务的,也叫“杂役”。3

  “高五叔啊,谁想到你今天也呆到这里了?”张差役开始掏出钥匙,叮叮当当的。

  “少废话,我给你五两银子,要煤火,要席子,要凉棚,要米饭,再要一只猫来。”高祖辉叫道。2

  这班房,最大的规矩就是没有任何规矩,黑、暗、臭、潮,私刑横行,这边是男班房,那边则是女班房,隔着道墙,女班房里关着的大多是久久未能结案的年轻女犯,会被“牢媒”逼着在里面接客卖淫,偶尔有漂亮的,还能被富家大户看中赎身。男班房这边就是暗无天日了,尤其是没财力的细民,几个月不能脱身的话,就会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动辄死在这里,这叫“监毙”,而看守这里的壮班衙役也是完全不用为犯人性命负责的,因在太阳底下,“班房监狱”是完全不存在的,哪怕上司乃至皇帝动怒发问,得到的回答也是“没有的东西,您叫下官怎么改怎么废呢?”犯人身亡,壮班衙役最多就是招来书吏,伪造封犯人签字画押的保状,说该犯在保期内病毙,随后“弥缝销案”,不了了之。4

  所以高祖辉所要的这些东西,都得自己花钱买,因班房既然不存在,那么它所有花销都不可能走官府账册,只能由犯人自己承担。

  “爹,为啥还要一只猫来?”父子俩进了号房,高有勋蹲在地上问。

  “你看看那边就晓得了。”隔着木栅缝隙,高祖辉指了指对面。

  顺着走廊的篝火,高有勋一看对面号房里被铁链锁着的几位,不由悚然:每人的脸上和身上,都有群灰色老鼠在窜来窜去,唧唧叫着,有的人的眼球和鼻子都被咬掉了,露出白洞洞的骨头来!6

  张差役这时在外面问:“你银子呢?”

  高祖辉骂道,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我高五叔能差你这些钱?明天我另外几个儿子会来送给你。

  “那立份保状吧,谁晓得过几天,老爷还让不让你活着?”张差役是“公事公办”,把笔墨和保状从门洞里递进来。9

  高祖辉骂了几声,只好在上面签字画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