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独阅读首页 > 天国之钥 > 第一卷 何为妖 > 第二十四章 风雨欲来
第二十四章 风雨欲来
作者:大元帅我来啦 数字:3089 吐槽:0 更新日期:2024-07-24 23:07:50

  广州,新安县。

  这个日后被称作“深圳”的地方,现在依旧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

  一般说来,即使杨秀清为首的烧炭者,一向会将炭火贩卖的活动从广西桂平县一路往东,延伸到广东境内,但是即使如此平常也到不了广州这般远的地方,更遑论到这个离香港岛只有一线之隔的地方,这一次,实在是神天上帝的使者,他们所景仰的黎胜黎先生要求将那阿禾护送到此,他们才选择徒步走到这个地界上。

  倒也幸好,他们这些时日积攒下来的炭火足够,到广州来贩卖也算有利可图,否则,就算黎胜开口,他们也更倾向于在半路上就和这生的极为丑陋的天竺人分道扬镳,任其自生自灭了。

  总算,在这新安县,他们亲眼看着这位天竺人上了去往香港的偷渡船,正当他们准备收拾好行囊,以及贩卖所得,启程回桂平县之时,他们的头领杨秀清却驻足在了广州城内而不前。

  让他停下脚步的,是一间门梁之上画着十字的天主教堂。

  “诸位,这间祠庙,样式和我们盖在平在山之上的祠庙,有些相像。”

  当时的杨秀清说出了此语,而众人细细一看,这西方教堂确实和平在山上的祠庙有着类似的建筑风格,只有两处明显的不同:平在山上的是较为简陋的木制建筑,而且平在山上的祠庙,门梁上并不是十字,倒像是这个笔直的十字两边弯折,有点像一个正在展翅高飞的人。

  黎胜自称其为“弯折十字”,这是他根据如今神天上帝信仰的要义,潜心想出来的形象。

  至于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标志,而不是照抄西方基督教,黎胜是有很深远考虑的。

  在如今拜上帝教的信仰体系中,耶稣并不似天主教、东正教以及绝大部分新教一样,有着与上帝、圣灵一般平齐的神性,他比神天上帝低一个档次,是上帝长子,洪秀全则是上帝次子,他们是从天上而来,有神性,但不多。

  这样的改动,也就导致了,原本够资格成为圣物的,钉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是不可能被当作神天上帝信仰的标志的。

  而“弯折十字”,确切的说是这个标志代表着振翅高飞的人类,则代表着“耶稣”、“洪秀全”这样从天上降世拯救人间的异人,顺便,在与十字架意向天差地别的基础上,又有了形象上的相似性,使一些人对基督教和拜上帝教的关系形成误判,让其认为“最多也就是基督教的一个异端分支而已”。

  这属于是黎胜给未来可能会与他们产生联系的西方基督徒准备的陷阱,让他们误以为华夏本土真的出现了“基督教”,以此得到他们的支持。

  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在那之前,思维敏感的杨秀清,就在这广东的天主教堂前,意识到了两者的相似性。

  在那之前,杨秀清和冯云山对神天上帝的认识,全数来自于黎胜一人之口,偏生两人都不像普通信众一样不是什么盲从之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考。

  杨秀清和冯云山有着类似的的疑问,你黎胜说神天上帝的信仰来自西方,可是我们从没亲眼见过,这种情况下,不都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对于杨秀清来说,这种疑问还要更甚,因为黎胜并没有在神学构架上给他打过底。

  这门梁上酷似黎胜设计的“弯折十字”的十字架,让杨秀清产生了好奇。

  “西洋的教会?这大概就是黎先生所言的,那西洋信仰神天上帝的祠庙了,我倒想亲眼见证一下,这与我们的信仰,有何不同。”

  抱着这样的想法,杨秀清踏进了教堂的大门,并且,在私心作祟下,他并没有让他的那些烧炭者弟兄们与自己一同去。

  礼拜堂中坐着一位白人神父,他对于杨秀清的到来感到意外,一直以来,这个礼拜堂只有同样是外国的传教士,以及寥寥几位皈依了基督教信仰的信徒出没,他们的面孔神父都很熟了,在他的记忆中,并不存在杨秀清这个青白、营养不良的面孔。

  “您是……”

  “这位先生。”杨秀清模仿着冯云山和黎胜的口吻,对那粤语很好的洋人神父说道,“请问如何称呼?”

  面对杨秀清这近乎是自来熟的套话,神父有些意外,不过他保持了冷静,报上了名讳:“美利坚国浸信会的修士罗孝全,请问你是?”

  “杨秀清。”他顿了一下,“我想问一下,您所膜拜的神,是神天上帝么?”

  “神天上帝?”那神父咀嚼了一下这个名词。

  随后,他皱眉问道:“是谁告诉你这个名讳的?”

  罗孝全神父突然非常愤怒。

  “不管是谁和你说的,请你立刻出去。”

  杨秀清一愣,他没有想到这个原来似乎还对他抱有期许的神父突然间就翻脸无情了。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请你立刻出去。”

  杨秀清看了罗孝全一眼,脸上露出了失望之色,他无奈退出了这个礼拜堂。

  对于神父态度为何突然这般恶劣,杨秀清也只能有那么一个猜想。

  “是因为神天上帝这个名讳么?”

  如果说,杨秀清知道了为什么罗孝全神父对他态度这般恶劣,大概会相当无语。

  “god”并非一开始就被翻译为了“上帝”,最早在17世纪,“上帝”一词被明代传教士利玛窦挪用过来之后,基督教内部就一直对“god”的中文译名纠缠不休,有天主教所青睐的“天主”、新教所青睐的“上帝”、“神”,这看似是翻译问题,其实往深了说是神学理解的问题,诸如“昊天上帝是华夏古已有之的神,不能和god混为一谈”、“华夏的神太多,神之一字无法展现god作为唯一神的特殊性”的论点层出不穷,各派有各派的道理,彼此谁也说服不了谁。

  罗孝全是美国的新教传教士,他在前两年参与了在香港的《圣经》译本讨论的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派别分裂成了两方,两方一方想把“god”翻译为“神”、另一方则支持“上帝”这个译名。

  而罗孝全,则是支持“神”,而不是“上帝”,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译名之争,但宗教上的争论显然不会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下进行,两年前的会议上,双方是杀出了火药味的,两派可以说就差基督教传统艺能的最后一步——互相斥为异端,开除教籍了。

  这样的状态下,罗孝全看到一个称呼“god”为神天上帝的人,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就觉得对方是来找茬的了,他没有因此爆粗口—不管是用粤语还是英文,都算他是有涵养的了。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杨秀清带着郁结的心情,以及对西方洋教极为严重的恶感离开了广州,踏上了回紫荆山的路程。

  回到紫荆山后,杨秀清把他在广州的遭遇,讲给了黎胜听。

  黎胜聆听着,几次下来都忍住了想笑的冲动。

  他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也明了杨秀清为何会被如此粗鲁的对待,“神天上帝”这个名字对那些西洋传教士来说本来就几乎是无法被忍受的“译名”。

  他甚至还暗自为杨秀清感到庆幸,如果恰好那个神父对“god”的译名不太敏感,愿意和杨秀清深谈下去的话,那神父甚至真的能“被异端气晕”,要是杨秀清再搬出被黎胜魔改的面目全非的“旧约全书”,恐怕神父一怒之下真的就要开始准备“十字军目标桂平县”了。

  “等等,你说那个神父……叫什么名字。”

  “罗孝全。”杨秀清恨恨道,“我不会忘记这个名字。”

  “罗孝全?”黎胜恍惚了一下。

  如果真是如他所想的那个罗孝全的话……

  在原来历史线的两年之后,这位神父将会迎来一位名叫“洪秀全”的助手,他的神学根基扎实,思维敏捷,可以说是天生适合走神学研究路线的人才,只可惜,在洪秀全要受洗的前夕,这位洪秀全被身旁的小人撺掇,向罗孝全索要了报酬,这让罗孝全觉得他的心不诚,不是为了信仰而侍奉神的,于是将他放弃了。

  这世界还真是小啊……这位传教士,还真与太平天国有着冥冥中的缘分不成?

  但不论如何,杨秀清在这次之后,对西方的洋教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他开始将其认定为了异教,乃是和“神鬼菩萨”一样需要被打倒的“妖”,这种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也让黎胜始料未及,他反而需要劝说杨秀清,不要这般极端了。

  接下来的时日里,神天上帝的信仰以平在山为中心,在紫荆大山中稳步传播着,很多人都怀揣着各种心思,加入到这个秘密结社之中,黎胜和冯云山等人在鉴别后,选择性地将大多数人接纳,只留下一些动机实在不纯,素质也实在不合格的人被拒之门外。

  信众的快速扩大让冯云山欣喜,不过黎胜对这种情况倒是不意外。

  让黎胜想不到的,在后面。

  在数个月后,一伙洋人传教士,跋山涉水,出现在了紫荆山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