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聊完了这些事情,阿牛便冒出了一句:“嵩子哥,今天晚上还讲古不?”
张嵩还没有回答,张长寿便道:“你嵩子哥这次出去,辛苦得很,这会儿该回去休息了。讲古的事情,等明天吧。”1
阿牛便很失望地嗯了一声,然后又道:“嵩子哥明天不会又要出门吧?”
张嵩便笑了笑道:“当然了,不出门,难道在床上睡一天?明天我还要看看你的梭镖练得怎么样了呢?”
“嵩子哥,我说的出门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不会又离开寨子,好几天不回来吧?我的梭镖练得可好了。他们都不如我。”阿牛很得意地说。
“明天肯定是在寨子里的,后天就要准备出去打猎了,要是运气好,当天回,运气不好,那就要过两天再回来了。要是明天你得梭镖练得不错,我就带你去林子里收套子。”
“真的?那就说定了呀!”阿牛很兴奋地说。
离开了张长寿的家,张嵩便回到自己的住处——鼓楼。张家寨刚搬过来的时候,这座鼓楼已经破损得很严重了,好在柱子什么的都还在,所以修葺起来倒也容易。在山上割了些茅草下来,把屋顶修了修,这间鼓楼就可以住人了。
如今张嵩住在鼓楼左边的小屋里,他的妹子丫丫住在右边小屋里面。张嵩回去的时候,正好遇到丫丫带着李云华回来。
“哥,你也回来了。”丫丫先给他打了个招呼。
“嗯,李家妹子,丫丫刚才带你在寨子里转了转,你也看到了,我们寨子是个穷地方,没法和李家集比,这里更没办法和你们家比。不过在贼兵退走之前,你暂时也只能先在我们这里住一段时间了。”张嵩说道。
接着他又对丫丫说:“丫丫,李家妹子今晚就先和你一起住,等过两天,我们收拾出新的地方再说。”
“嗯。”丫丫应了一声。
“还有,晚上不要老缠着别人说话。李家妹子走了两天的路,也疲了,要好好休息的。”张嵩又补上了一句。
“知道了!”张丫丫大声的应道,接着又一笑道,“才认识几天呢,就知道疼我嫂子了……”
“不要乱说,李家妹子是我请回来教你们写字的老师!”
“嗯,是的,呵呵……”丫丫一把拉住李云华,和她一起进了右边的小屋。
那么多人叫李云华“嫂子”,李云华都没有否认,因为在这个时代,一个女子,跟着一个男人,孤男寡女的在一起呆了好几天,若是要保住清誉,也只有嫁给人家了。而且张嵩长得不错,还很厉害,跟他在一起特别让人觉得安心……
这样一想,李云华觉得自己的脸都烫起来了,好在现在是晚上,而且张家寨穷,晚上也点不起灯,倒也不怕被小姑子看出来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张嵩起来,先洗了把脸,然后出门到大雄宝殿前面的空场子上面练习了一下梭镖,这个时候张丫丫和李云华也从鼓楼出来了,张丫丫去准备早餐,李云华本来想要去帮忙,却被张丫丫笑着推开了,她便站在一边看张嵩练习,见其对着几十步外的鸭子大小的靶子发镖十中八九,便微微点头赞叹。
张嵩也注意到李云华在一边看了,便停下来问道:“你看我这手艺怎么样?”
李云华点头道:“真厉害!”
张嵩却笑道:“其实没啥,不过是手熟而已。其实你多练练,也能和我一样准。嗯,有个事情,我要拜托你帮我做做。”
李云华便问道:“什么事情?”
“给寨子里的人讲故事。”张嵩说。
“啊?讲什么故事?”李云华一下子想起了,在那块大石头上面,某人绘声绘色地讲的那些关于老虎呀,伥鬼呀之类的,把她吓得几乎魂不附体的故事。
张嵩似乎是从她的表情中看出了她的想法,便笑道:“不是让你讲鬼故事。是讲真正的故事,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嗯,你读过史书吗?”
李云华茫然地摇了摇头:“我家里没这些,我看过《论语》,看过一点《孟子》,但是不全,也都不能背诵。认真看过,而且能背的就只有《女训》了。”
“这种没用的东西你背它作甚?好好地把《论语》《孟子》背下来不好吗?”张嵩道,“看来没法让你讲故事了,嗯,那就教他们认字,顺便讲一下《论语》和《孟子》吧。这两本,我是当初放牛的时候,在人家学堂外面偷听来的,记得不全。你多少也看过,总会有些印象。一会儿吃过了饭,我要在这里考考那些臭小子们的梭镖,你也在这里看看,顺便认识一下他们。然后中午我们一起合计一下,看看能背下多少来,然后我安排个时间,你讲给他们听。”
李云华在一边应了一声。
早饭的内容也主要是橡子面,配上一些野菜和麂子肉。
作为一个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农业并不占大头的深山里面的村寨,张家寨在经济基础上实际上是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的,几乎是从封建时代退化到了原始时代。但是有一个非常的反直觉的事情,那就是原始社会的人的蛋白质,或者说得更明白些就是肉类的平均摄入量是要远高于封建时代的人的。这种经济模式要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支持更多的人口。8
张家寨的狩猎所得中,能够用于交易的基本上只有皮毛,肉之类的东西,因为缺乏食盐,无法长时间保存,反而没法拿出去交换。也因为无法长时间保存,所以就只能自己尽快吃掉了。4
昨天张长寿带着几个小伙子出去,猎到几只麂子,所以这一阵子,正是大家有肉吃的时候。当然,打猎这种事情,很多时候看运气,所以没肉吃的时候也是不少的。
吃过了早饭,寨子里的二十来个年轻人便都到了这片场子上。张家寨原本没有狩猎的传统,是个实实在在的种田的村庄,所以在整个村庄的人逃入山林的时候,他们的手里甚至连一张可以用来射山鸡的软弓都没有。是张嵩首先制作出了那种简单的梭镖,以及简单的投矛器。
一开始这种东西并没有入大家的眼,只有张嵩自己相信,这东西能用来捕猎。也只有张嵩自己,什么时候都拿着这么个东西,有空就练。考虑到张嵩还制作了很多的套子之类的东西,经常能抓住一些野兔呀,老鼠呀之类的玩意儿,所以大家对他的无聊举动,也就懒得管了。
但是谁想得到,有一天,张嵩突然从外面跑回来说,他弄死了一头大山猪。大家自然是不信的。山猪这东西,皮粗肉厚,便是豹子都拿它没办法,张嵩一个人,能从大山猪那里逃回来,就已经不错,还能弄死一头大山猪?
但是张嵩一向比较靠谱,所以大家虽然心存疑虑,还是跟着他一起去看。走了一段,就真的在一片林子里面,找到了一头死在那里的山猪,那只山猪足有两百斤,背上还深深地插着一枚梭镖。肚子上还有梭镖刺出来的一个洞。5
按张嵩的说法,他先发现了山猪,就爬到树上躲避。没想到山猪自己跑到树下面来蹭痒痒,张嵩就在树上,用梭镖狠狠地给了那头山猪一家伙。梭镖一下子就从山猪的背上扎了进去。
那只山猪一蹦老高,然后就跑了。张嵩从树上下来,顺着血迹追踪过去,最后就在这片林子里面找到了这头山猪。这时候,这头山猪已经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了。张嵩便又在它的肚子上补了一梭镖,那只山猪虽然还在挣扎,却已经动不了了。张嵩看着它不动了,便靠上来,抽出了插在它肚子上的梭镖,又捅了捅它,它还是一动不动——这头山猪的确是死了。
只是这头山猪有两百斤,太重了。如果是两百斤的担子,张嵩倒是能挑起来,但是两百斤的猪,那一个人真的扛不动,所以就只好把它丢在那里回来叫人了。2
整个的张家寨现在也就三十多人,两百斤的山猪,每个人都分到了好几斤猪肉。因为没有足够多的盐来保存它,大家不得不在一两天内把它吃完,结果是不少人这辈子第一次吃肉吃到撑着了。6
张嵩用一头两百斤的山猪证实了它的梭镖配上投矛器的确可以用来狩猎大型猎物。张家寨的人,就连阿牛那样的小孩子,都练起了梭镖,只是他们手中的梭镖要更轻更小而已。
这时候,更多的人也到了这个场子上,练起了梭镖。他们也都和张嵩打了个招呼,张嵩便也想要顺带着给李云华介绍一下自己的这些亲戚,不想大家都已经认得李云华了。一个个的“嫂子”、“弟妹”、“他侄儿媳妇”的叫得贼亲热。弄得李云华都不好意思起来,只能把头低下去了。
而张嵩呢,他也不好说啥。李云华都没否认,他难道还能否认一下?真要这样做,只怕就真的把传说中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最后送了一具尸体回去的事情提前弄出来了。当然,真的出了这样的故事,在这个时代里,以这个时代的道德,大家也不会批评他,只是他过不了自己的这一关而已。所以他只能是赶紧转换话题,提议大家比一比投梭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