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独阅读首页 > 白龙的荒灾 > 第一卷:惨白蠕虫 > 第五十章:帐里帐外【卷结】
第五十章:帐里帐外【卷结】
作者:麦香吐司 数字:3076 吐槽:5 更新日期:2025-05-01 00:10:02

  太子不怕康熙有理想,就怕康熙只想抓住权力混吃等死,所以即便八阿哥不问,他也打算找机会说出自己对五十年盛典的想法,既然八阿哥问了,他也就顺着这个台阶说了出来。

  “魏文帝曾经说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所以中国历朝以来,都以文教为重,凡是文教兴盛之世,必视为盛世。蒙元武功极盛,马蹄甚至越过了亚欧分界线抵达了欧洲,但是在中国人眼中,蒙古人在治国上简直毫无建树,故蒙元一朝不足百年而亡。

  所以,我大清要盖过汉唐,超越所有汉人王朝,和三代比肩,必要在文教事业上压制历代。儿臣以为,皇父若是能以文教事业为康熙五十年盛典,才可为不朽之盛事。”

  康熙看着太子有些失望,他期待了半天,结果太子就说了这个,这心里落差就有些大了。就连一旁的几个皇子都轻松了起来,显然大家都认为太子是在说正确的废话。文教当然重要,但是现在还有什么样的文教事业能够压制古人?满人中可找不出新圣人,扶植一个汉人的新圣,那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所以太子这个建议未免过于泛泛而谈了。

  大阿哥干脆大笑着说道:“太子果然是好主意,确实该大兴文教,可是过去几十年里,皇父还做的不够多吗?你总不会觉得,把二三千万两银子一次性投入文教事业,就能培养出一个文学盛世来吧?”

  太子没笑,反而认真的反问道:“自古以来,那个朝代在教育上一次性投入了上千万两?如果没有,那么还有那个王朝能够和本朝比仁?

  太史公以孔子言汉文帝曰: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汉文帝胜残去杀,就在于偃武兴文。可汉文帝在教育上投入了多少银子?当时有多少汉人接受了教育?我看十分之一人口已经是相当多了。

  我大清要是拿出几千万两银子,把基本的识字和算数教育普及到全国人口,凭什么不能超越汉唐,比肩三代之治?大同世界,人人接受教育难道不是最基本的吗?

  满人或者不能在文学的高度上和那些汉人中的文豪相比,但我们满人比汉人强的地方,不就在于不尚空谈,而肯实干吗?对儿童实现免费的义务教育,汉人王朝不肯做,而我们满人做了,这就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满洲能够入主中国。而这就是我们满人的天命。”

  大阿哥瞠目结舌的看着太子,他过去重来没发觉太子这么雄辩,过去的太子虽然也能说,但是拿汉人的道理是没法让满人信服的,毕竟汉人的道理真的那么有用,也轮不到满人来坐江山。

  所以大阿哥和太子争吵也不是一次两次,但是谁也不会服谁,因为胜负的标准在于皇父支持谁,而不在于谁能讲汉人的道理。但是这一次,就连大阿哥都想不出理由来反驳对方了,因为他找不出对于满洲天命的解释。

  事实上除了太宗之外,满人谁也不知天命到底是什么,而太宗在世时,对于天命的解释也非常的含糊,只是告诉大家是天命保佑了满人的胜利。

  到了多尔衮时期,满人更是把天命视为了上天的眷顾,只要有上天的眷顾,那么满人就一定能够打败汉人征服中原。满人对于天命即畏惧又不解,畏惧在于天命若是离开了满人,他们就会被汉人赶出中原,不解在于,天命到底是个什么存在,它为什么会眷顾满人,又会因为什么离开。

  满人对于天命的这种尊崇,使得满人在战场上又勇敢又迷信。比如三藩之乱初起时,不少满人就认为天命已经不再眷顾满人了,所以在战场上都出现了畏惧接战的情况。可等到吴三桂病死之后,满人又觉得天命没有离开自己,战斗起来又变得疯狂了。

  比如三藩之乱前期,八旗的战绩可以说相当糟糕,除了那些新从关外招募来的索伦兵,关内八旗几乎都没有什么战斗意志,等到吴三桂去世之后,八旗的战斗意志就开始回升了。后期八旗军的战斗意志实际上并不弱于绿营,所以才会出现和绿营抢功的事情。你要是不在现场,自然就没法抢功。

  大阿哥是亲自带过兵的人,自然知道掌握了满洲天命的解释权,对于满人来说会有多大的影响力。他是可以否定太子的说法,但只要满人认可了太子的满洲天命论,那么他否定有啥用?

  更何况,大阿哥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皇父,果然康熙再一次陷入了沉思,认真的思考起了太子对满洲天命论的解释。大阿哥顿时明白,皇父是不可能就这么放弃这个满洲天命论的解释的,毕竟太子的解释等于重创了汉人的天命在汉的说法。

  胡人无百年运,现在是大清入关六七十年了,如果这个说辞是真的,那么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二三十年内,汉人会不断的试探满人是否还能统治下去。皇父年年巡视四方,又想要在康熙五十年免征钱粮,实际上也是为了否定胡人不能治理中国的说辞。

  没有等大阿哥想出什么借口来驳斥太子提出的满洲天命说,康熙这边已经开口向太子发话道:“你把这个什么,嗯,义务教育,详细的拟个条陈给我,等朕看过了再说。”3

  太子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是对着康熙说道:“皇父也知,儿臣的身体不好,理一个思路出来还勉强,但是要细致的拟出一个能够操做的方案,儿臣恐怕未必有那么多精力及时完成它,毕竟过些日子就是康熙四十九年了,如果不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验证讨论,未必能够赶在康熙五十年进行献礼。”

  康熙虽然微微皱了皱眉,他现在也不清楚太子是真的有病还是假装有病,但是随着太子不断将权力推出去,他也不得不承认太子或者真的病了。因此他很快就舒展了眉头说道:“你要是觉得精力不济,那么就让老三、老四帮你,若是还不够,你可以再要人,只能能够尽快把条陈弄出来,朕都会把人给你配齐。”1

  大阿哥、八阿哥及其他几位没被点名的阿哥脸色都有些发暗了,这样隆重的盛典,要是他们被排除在外,那么岂不是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只不过太子的反应却有些出乎众人的预料,听到康熙给出的承诺,太子没有顺势答应下来,反而接着说道:“皇父能够如此相信儿臣,这是儿臣的荣幸。不过,既然可以让其他阿哥们共襄盛举,那么不如就让所有阿哥都参加,毕竟这不仅仅是皇父登基五十年的庆典,也是我满洲天命的论证,阿哥们至少要立场一致,才不至于受人诟病。”

  康熙转头看了一眼房间内的儿子们,发觉他们一个个对太子这话都充满了期待,看起来此时的阿哥们倒是很有兄弟和睦的样子了。

  康熙略显开怀,这是他希望看到的景象,虽然他希望阿哥们具有互相竞争的意识,但又不希望看到阿哥们如生死仇人一般,要把自己兄弟弄死为止,这显然也是会败坏了他的名声的。

  不过他还是颇怀警惕的看了太子一眼,没有看出太子有什么跃跃欲试的神情,眼中只有一片沉稳,康熙于是还是点头应允道:“朕既然让你去做,你就放手去做是了,你觉得所有皇子都参加有利,那就让他们都参加,不过要是方案做的不够细致的话,朕只拿你一个人追问。”

  太子这下终于“喏”了一声,不过他很快就想康熙询问道:“那么十三弟是不是也可以放出来了?”

  康熙沉吟了数秒之后便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了…”

  让几位皇子离开之后,康熙让魏珠把被圈在家中的胤祥召到了自己面前,他打量了胤祥半天,方才开口说道:“你这一年里在家中可反省了吗?知道朕为什么要把你圈起来吗?”

  身形消瘦了不少的胤祥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儿臣知道,是儿臣误会了太子的行动,才让父皇迁怒了太子,让大阿哥差点就害了太子…”

  听到胤祥坦诚的认识了错误,康熙心里才痛快了不少,他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这个过去最为宠爱的儿子说道;“我过去念你自小就没了母亲,所以才时时把你带在身边教养,没想到却让你养出了轻信他人的性子。

  若不是你谎报了太子的行动,朕又怎么会气愤上头,不问青红皂白的废除太子,以至于弄出了后面这么多事。把你圈起来,不仅仅是为了罚你,也是为了保护你。

  你以为太子废了就完了吗?那些支持太子的满汉大臣要是知道,举报太子窥伺朕的帐篷的是你,他们还不把你和大阿哥打成同党?那时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

  胤祥被圈在家里的时候已经想明白了,如果那些满汉大臣知道是自己告的密,那么把他说成是大阿哥安排的告密者,废太子一事的性质就完全变了,一旦证明是大阿哥陷害太子,那么废太子就是一场笑话,连带着康熙都变得昏庸了。

  所以,当他被圈在家中时并没有抱有多大的希望,皇父能够很快放自己出去,在太子的储位没有稳固下来之前,他远离人们的视线才是皇父愿意看到的。正因为胤祥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大错,因此自然也就不敢抱怨自己圈起来看不到尽头的待遇了。

  康熙看了这个脸生生瘦了一般的十三之,心肠终于还是软了,“太子为你求了情,你那天向我汇报太子行踪的事情,他并不知道,这件事你烂在心里就好,谁问都别说出去。跟着太子好好做事,不要再轻易被人欺骗了,下一次你就未必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胤祥犹豫了一下后说道:“儿子错了就错了,对太子坦诚受罚,儿子请愿忍受。”

  康熙的语气顿时严厉了起来,“这是你一个人的事吗?你以为太子知道了这件事后,会只要求惩罚你一个?朕不想朝中再搞的乌烟瘴气,忘了这件事,否则,朕饶不了你。”1

  在康熙的训斥下,胤祥终于还是接受了父亲的建议,赌咒发誓,绝不把自己打太子小报告的事说出去。从康熙住的清溪书屋出来,胤祥便按照父亲的吩咐去拜访了太子,顺便向他告谢。

  太子对他的态度和过去差不多,依然是客气的问候中带有几分疏离感,事实上除了三阿哥能够和太子亲密交谈外,其他阿哥和太子始终亲热不起来,大家觉得太子就没他们当兄弟,而是当成了旗下奴来看待,这也是皇子们对太子不感冒的原因。

  大阿哥敢向皇父进言杀死太子,也是因为他了解阿哥们对太子并没有什么手足之情,太子要是死了,也就死了,不会有人抓住这一点不放的。

  不过在说话的条理方面,胤祥发觉,太子居然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过去他要是感谢太子援手,太子一定会欣然接受,但是今天他来告谢太子的时候,太子却对他说道:“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其他人只能承受太阳发出的光和热,你不要看月亮晚上很明亮,其实它转射的是太阳的光和热。

  皇父和我,就是太阳和月亮之间的差别,后者的权力都来自于前者的赐予。所以你感谢皇父就够了,感谢我就没什么必要了。回去好好准备一下,明天上午就是阿哥们为皇父登基五十年筹建庆典,第一次会议了,你可别迟到啊。”

  虽然太子没有说明什么事五十年庆典就送客了,让胤祥一头雾水的离开了太子居住的院子,不过当他离开太子居所时,心却真正安定了下来,只要太子有事让他去做,那么他就有了赎罪的机会。

  另一边,皇子们从康熙的居所离开后,一个个就八阿哥给叫住了,被其邀请去自己的园子里聚一聚。除了太子、四阿哥、七阿哥外,其他几位阿哥都接受了邀请去了八阿哥的园子里聚会。

  只是大家刚刚在桌前坐下,大阿哥就抢在八阿哥之前开口说道:“把大家叫过来就是为了商议一下明天这会该怎么开,这皇父登基五十周年的庆典可不能让太子胡搞,要是让他搞砸了,我们可没第二个五十年重来一遍…”

  五阿哥见大阿哥刚坐下就讨论如何对付太子,他立刻起身说道:“我觉得皇父已经交代过的事,我们在这里私下讨论就不大合适了。我不敢违背皇父的意思,就先走一步了…”